“鬼”字一听让人毛骨悚然,然而在远古时期,“鬼”并非是今天的含义,而且,还有族群是姓“鬼”的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在远古时期,人们相信占卜、祭祀有通灵的效果,尤其是信史可考的夏商两代,千年以来,人们相信人间的一切取决于上帝和鬼神,所以事事要占卜,人人都占卜。
而“鬼”字在最初是有“精灵”的含义,意思是人死后散发的灵气,是母系氏族中母亲亡后的灵魂,是神祉,可以保佑后人的,而“怪”才是当时人所害怕的未知的阴森之物。
所以远古并不以姓“鬼”而羞耻,反而觉得是无上的荣耀,因为这代表自己是通灵者,而且真正的“鬼氏”后裔,必须三处有痣(左臂、左耳、脖子后),作为“精灵”的后代,是夏商官方认定的通灵占卜者。
有一说认为,鬼氏源于炎帝姜氏后代中的一支,是华夏正统之后。而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一支叫鬼方氏,《史记》、《古本竹书纪年》等书中记载过这一氏族的活动以及征讨该族的资料。
鬼氏著名的代表人物有鬼臾区(一说叫鬼容区),他是五行医学的创始人,神农氏后相传十世之世医,黄帝座下名臣。以及商朝的鬼侯,《战国策》称,“鬼侯、鄂侯、文王,纣之三公”,鬼侯自然指的是鬼氏一族,《史记》也将鬼侯列为殷商的九侯之一,可见“精灵族”鬼氏在商朝是多么的位高权重!
虽然到了封建时期,很多鬼氏后人觉得姓氏的含义不好而纷纷改姓,但是直到如今,还是有鬼姓的存在的,鬼氏的后人们,你们可是真正“精灵”族的后裔啊!
哦,不好意思,忘了说一句,鬼不念guǐ,而念wěi(或kuí),大家不要念错哦!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